票证年代的事儿,你还记得吗?
从1955年新中国发行第一张粮票开始,我们进入了漫长的“票证时代”。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,人们吃穿用都离不开票证,甚至将这些票证视为命根子。
直到1993年,按照国务院《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》精神,取消了粮票和油票等。伴随我们长达近40多年的各种票证,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,但对票证的记忆,却永远深深地烙进了几代人的脑海中。
保靖往事
之
票证年代
我是在吉首出生的,生时正是“苦日子”尾巴年月,三姨从凤凰赶到吉首,那时她的家境算好,给我妈买了一只老母鸡补身子,正要杀鸡时,一个街坊找上门来说,这只鸡是人家偷了他家的卖的,便把鸡要走了。
我的记忆应该是从保靖开始的。小的时候买很多东西除了钱外都要票证,买米要粮票,买布要布票,买肉要肉票,甚至买煤油、肥皂、火柴、豆腐都要票。保靖县城最大的肉摊子在西门口儿坡下的街边,那里本来有一座桥,从西门口儿水井流出的水,从这里经过流进酉水河,但由于修了街道,桥并不明显,一溜儿的肉摊便用几根歪七扭八的粗树枝架在宽出路面的桥墩上,肉摊下清澈的流水和河边洗衣的妇人及岸边葱茏的树木清晰可见。
▲肉票
买肉不仅要票证,还要排队。排队大概是想砍那些带肥肉多的。那时人的油水缺,社会上没有几个肥头大耳的。记得《沙家浜》刚上演时,胡传魁一出场观众就一片嘘声,感觉他胖得有些夸张,很多人没见过那么胖的。排队是有讲究的。我最早的记忆用岩头、砖头排队大家都认可,但后来有人把前面的岩头、砖头甩走了,有些调皮的开始还从其他地方捡来论理,后来犯了众怒也就不再有“论理”的人了,后来由摆岩头之类变成了摆提篮、放背笼,再后来就开始凭力气了。
有一年春节前,母亲叫父亲到肉食水产公司门市排队去买些“腊货”,早上的广播还没响父亲就出了门,到了晚上的广播响后父亲才回家,两手空空。母亲问买来的东西在哪里?父亲把那卷成一团的钱和票证原封不动地退回,气得母亲数落了父亲一晚上。第二天母亲从其他人口中得到的真相是,父亲本来是排在前面第五号的,但门市的大门一打开就乱了队形,汹涌的人群都挤着要买,父亲在人群边站了一天。现在想来,父亲是家里第一个从苗乡走出会汉话拿薪禄的,争抢着购物在他的概念中可能还没有,要他干这种既凭体力又凭“经验”的活结果肯定只能是这样。
这以后父亲买菜的资格被取消了,幼小的我自然成了“接班人”。当我从人缝里退出,提着一块用绿色粽叶穿起的泛着油花的、白红相间的新鲜肉回家时,得到了外婆和母亲的表扬。
▲缝纫机票
有了这种经历,也就有了“好东西都要争抢”的概念。我自小喜欢读书,那时的小人书《木船打兵舰》《一块银元》《半夜鸡叫》看得我心潮澎湃、眼泪哗哗的,街上我常去的两个地方就是新华书店和图书馆。一次,新华书店那个姓宋的叔叔,把他修长的身子探出柜台,对着还没柜台高的我说:“佬佬(保靖话,小孩的意思),明天要来好书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。”害得我当晚没能睡好,硬是同外婆要了一角五分钱,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排队,新华书店门前根本没人,我怀疑消息是不是不实,但还是心有不甘一直在门口等,直到小学的钟声响起才往学校跑去,好在书店离学校很近,又有预备铃,我没有迟到。一二节课间跑去还没开卖,二三节课间逃了广播体操再去,终于买到了,但书店里空荡如常,看来我喜欢的别人并不都喜欢。那次翻着沁着油墨香的连环画,我硬是没听到第三节课上课的钟声。
那是我第一次接触“古典”。这本书当时能出,可能与那首“今日欢呼孙大圣,只缘妖雾又重来”的诗词不无关系。买书是当时很少不要票证可以购买的物品之一。
▲全国通用粮票
小时吃饼干、兰花根儿之类的糖点,不是年节,就得生病,能吃鸡蛋糕简直就是奢侈。一次,我的一个妹妹生病,我想给她搞鸡蛋糕来吃,过来到副食品公司门市部打酱油、买煤油时发现,一些农村人可以用米直接换玻璃罐里的糕点。于是我从家里偷偷地撮了一大包米,跑到副食品公司门市部,指着装着鸡蛋糕的玻璃罐说“买这个”。营业员称了我的米,拨了下算盘珠,还要我交钱,当时吓得我米不要了赶紧跑走。后来,我才知道,人家交米是把米折成粮票和钱,还得补差价。
小的时候社会物资是相当匮乏的,甚至到了买米定量供应还要搭红薯、荞麦、马豆等等。在搭红薯时,县城满街晒着红薯片和红薯淀粉及红薯渣,空气中充溢着酸酸的味道。有段时间买蔬菜也要排队。
▲手表票
上世纪70年代末,我接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,家里要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找粮票、布票,把我派往家乡跟几个叔叔找,然后把这些有地域性的票证,换成北京市的或全国的。到了北京,大学的第一、二年购买糖、肥皂等还要购货证,以后就有人在校园甚至是宿舍楼的走道里用鸡蛋换粮票、布票了。
不管当时物品怎么匮乏,但外婆总是说是“好日子”。这个裹着小脚的妇人,开始总对一些物品的叫法怪怪的,煤油叫“洋油”、火柴叫“洋火”、肥皂叫“洋碱”、钉子叫“洋钉”,甚至把“酱果儿”(保靖人对西红柿的称谓)叫“洋辣子”。后来她逐渐改口把这些物品的叫法正常化,有时她习惯性地叫出后,马上就会“哌确”一声,真诚地说:“又说错了,这是我们自己生产的,不姓‘洋’了。”
延伸
阅读
当年的那些票证
▲鸡蛋票
▲布票
▲灯泡票
▲自行车票
岁月虽然远去
但回忆总留在心底
将近半世纪
小小方寸“票证”又见证了你的多少故事
请给西西留言吧
(部分图片综合自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改)
来源|团结报
作者|龙捷
编辑|刘娜
监制|龙尧
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